您的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备考心得 | PMP和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值得细细研读获益匪浅

发布时间:2019-12-13

姓名:李传梅

班级:1906期优秀学员

职位:电话销售岗

行业: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


大早起床就看到我们的学习培训班微信群就晒出好多伙伴考试通过的消息,而没想到老美出成绩是一阵一阵的,看着大伙儿开心的在群里发红包示喜庆,而我硬是活生生等到了接近晚上11点才看到手机上方状态栏出现邮件标识,我小心翼翼地向下滑动,看到"congratulations!",瞬间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回想起来这真是一个艰辛又难忘的过程,是一种痛并快乐的感觉。刚好今天有时间小结一下这段备考经历,希望自己的经验能给后来者些许帮助。


01心态:欲求其上,必求上上

来就听说华夏智诚通过率挺高,上一届的考生如何如何厉害,有多少人得了5A,我很是振奋,怀着别人能成功我也没问题的迷之自信来到了所在的班级,一到周末便早出晚归。说真的,现在回想起来,报名拿到学习教材的那一刻我其实有点惊慌失措的,比砖头还大还厚重(共770页)的PMBOK指南(俗称红宝书),外加一份薄点的PMBOK讲义,光是背到培训现场我瘦小的身躯都快被压垮掉了。又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说PMP考试基本没有原题,随随便便老师出几个他谈笑风生的题目我都是错误答案。不禁在怀疑那些通过考试的人都是天才吗?好在我相信既然他们能做天才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有了信心我便建立对自己正确认知定位,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后来我一再抢答正确张老师在课堂上的问题,而且倍感张老师讲课幽默风趣的风格我极其喜欢,也越发觉得老师说的内容与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觉得会是一个很有用的科目

再加上回来得知公司说如果能通过PMP便可以加绩效分5分并报销考试费用。我更加欣喜,就算付出再多努力再困难都要跟那些大神一样5A通过这门考试,虽然最后离5A差那么一点点,但还是拿到了不错的结果,我总结教训是我后面将会提到的考试技巧上的失误,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法乎上上得其上,法乎其上得其中,法乎其中得其下的道理


02以听课讲义为主,课后章节练习为辅

1.对于如何啃下这些厚重的课本,我也曾心生疑虑,后来从报名上课到考试很长一段时间,我看到张老师讲课的内容很少让我们打开《PMBOK指南》红宝书,可以说是几乎没有翻开过,而更多的是让我们看《PMBOK讲义》里的东西,便知道这本总结好的讲义才是浓缩的精华。后面上课索性只带这一本薄薄的书我也轻松了许多。

2.由于我边要上班顶着业绩压力边考证培训,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大家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当然最重要的还有要为“PMP考试项目”分配好学习时间,计划好学习进度,同时要做好风险防范,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最大的风险是不能持续坚持,而是学习曲线一断再断!所以一定要形成有机型系统性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讲义上的东西在脑子里面可以用逻辑顺序来拉成轴,融会贯通!

2. 以华夏智诚老师授课和讲义为中心,通过做题来理解思路及反划重点到讲义中。还没开课我就提前了解到49大过程组的重要性,并有意识的将他们在脑子里面形成流程图,直到能有逻辑性地背诵为止。老师给我们布置课后作业手画出该章的思维导图,我也觉得可以轻松完成了,并发现这有利于梳理每一章的知识点、逻辑框架和思路,同时以后复习时可通过思维导图回忆(考试前一周复习我都是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

3华夏智诚学习软件上的题目一定要及时啃下,张老师每讲完几个章节就要回去多练习相对应的章节题目,有空再做做专项练习,临近考试模拟题是一定不能丢的,甚至要把所有道错题的原因错在哪个知识点都要分清楚。而且能大致了解PMI的考试方向和风格,并判断自己的做题时间是否控制得合适。由于时间原因我只做了两套模拟题,做题的目的是加深知识点的记忆,理清思路并准确在脑中浮现知识点在讲义中的大概位置,关键点是了解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特别是题干为“相对最好、首先做、接下来做”的题目,针对风险已经发生和还没发生的处理问题的顺序,以及涉及整体变更控制流程的题目都是作为重点来加深印象。

PMP以五大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和49个过程为框架PMBOK13章,前3章为项目基本知识点框架和整体管理,后10章为十大知识领域,每一章里又是以各个过程及输入、输出、工具技术为框架来编写。对于这些枯燥的天书,我采取在理解的基础上+情景联想的方法记忆

1、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很容易理解和记忆,第一次接触可结合大家都懂的戴明环来学习,重点是对两者间的共同点和区别。

2、十大知识领域:采取华夏智诚张老师教的方法,即项目有四大核心指标:多(范围)、快(进度)、好(质量)、省(成本),同时项目需要投入资源(内部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和外部资源:采购管理),关注风险和软技能(相关方管理、沟通管理),最后各种元素进行非常艺术的整合。

3、各个知识领域的过程和ITO(输入、输出、工具技术):此项重点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归纳总结(找关联性和共同点),理清逻辑思路,想象一个情景(工作中做过的项目或者日常生活中的项目),然后以自己的语言、以叙述的方式给自己讲故事。




03更新组织过程资产之经验教训总结

1、时间管理

考试的时候有一共200道题,考试时间从上午9点到13点,共4个小时(240分钟)涂答题卡大约40分钟,那么每道题平均1分钟,然而这些问题我在开始考试的时候完全抛诸脑后。我遇到排除后只剩下两个选项的答案,就像是进入了情境之中无法出来,为了不把50%的概率留给错误的答案而硬是活生生浪费了10来分钟之久!毕竟答题的原则是保证容易的题全部拿分,难题争取拿分。我就是花太多时间重复读题目抠字眼,好在我意识到的时候还不算晚,索性后面看一次题目马上想到考点出答案不再纠结,最后甚至连题目都不看了直接找最顺眼的答案,答题卡也是边选边涂,无奈墙壁上的钟表时间只剩5分钟时还有10来小道题没做,干脆一鼓作气随便选。出场之后就悔恨自己未按战略行事,跟来时的好友一路吐槽想要自扇巴掌,希望不算分的题目都是后面的,一首凉凉送给自己。


2、关联实际工作中的项目管理

虽然说考试是一种验证学习效果的手段,但通过这次PMP考试,我却更深刻的体会到了PMP项目管理对于我工作的大大帮助,同时给我指明了一些未来可能会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向。尤其在绩效管理这一方面,结合我们公司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突然对领导作风和职责分配上等等我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学习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还可以通过日常工作来巩固自己所学的项目管理知识,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工作,工作巩固理论的融会贯通效果,最终达到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管理能力。


04总结

PMP备考过程是不容易的,但考过了也算给自己这段时间的付出有了一份交代。关键是学会用项目管理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加以应用,并归纳总结,转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

最后感谢华夏智诚张文川老师、课程顾问所有老师:于老师、江老师、余老师、小夏老师们一路辛勤地传道解惑,谢谢华夏老师至始至终的关照和陪伴,谢谢一起学习成长的伙伴们!也祝愿华夏智诚培训机构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