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那些年被产品经理毁掉的产品

发布时间:2020-10-22

互联网潮流的追逐永远在路上。一些产品趋势偃旗息鼓,逐渐消亡;另一些举足轻重,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那些年哪些经典的产品被产品经理毁掉?

人人网----时代的象征

人人网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青春岁月里不能遗忘的记忆。

2011年,那一年是人人网在美国上市的一年,也是人人网极盛的一年,也是人人网开始由盛转衰的一年,那一年,微信出现了。

冲击 ▉

人人网如今这样,确实受到了来自新浪微博和微信的冲击,特别是微信的冲击,主要原因是人人网手机移动端的转型太慢了,那年人人网出了一个类似微信的app,叫“私信”,那时候骂声一片,遗憾的是人人网没有坚持下来,在骂声中放弃了这个也许可以改变如今互联网格局的产品,别忘了,当年它的用户数可不低,以前发张图片,火的时候一晚上可以几十万浏览,现在哪怕火了也就两万浏览。

当所有人都在往手机端靠拢的时候,人人的领导层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接下来的趋势,因为当时使用人人网的用户大部分在用电脑浏览,这点不能怪高管们,话说回来,冲击之下用户的大量流失情有可原,人人网的正式衰弱期是在2012年,为什么是那一年?那一年微信开启了朋友圈时代,是的,朋友圈。

但是,受到冲击的不止是人人网,遗憾的是它没有更好的用产品来留住学生,来留住它最引以为豪的学生群体。人人网的精华是什么?一个是个人主页,另一个是公共主页,第一个是社交,第二个是兴趣, 人人现在只留了个人主页,公共主页被严重忽略,公共主页的价值是利用兴趣将用户聚集与分类,但是没有好好重视,之前又遇到大部分的公共主页向微信公众号转移,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转型 ▉

人人网之前做了一款图片社交叫“友拍”,那时候ins被封禁,大家可能都比较兴奋,人人那时候也是,马上就下手了,种子用户都是一些出色的摄影师什么的,但是这个app黄了,个人认为原因就是没有存在感,你让摄影师来你的产品上发图,没人看,他也不想发了,而且他能拉来的用户也就他的粉丝,别忘了,他们也是有朋友圈和微博的,同一张图片发三个地方,除非你有三批粉丝,但大多数都是同一批吧,那么说吧,你在知乎拼命答题,一个赞都没有,还有劲嘛?除非有情怀,但是一个新生的app凭什么让人有情怀,而且ins虽然被封禁,但是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不是你打着旗号,做一样的滤镜就可以代替的~就跟facebook一样,无法替代,人人网都有前车之鉴了,为什么友拍就没有?

衰落 ▉

人人网最大的问题,一个是产品,一个是运营。产品不多说,用户体验确实是差,比如不断骚扰的人人小秘~但这里重要说一下运营方面。作为社交产品,最核心的是关系和用户。

用户为什么来?用马斯特需求理论出发,人的需求由下向上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社交产品首先满足的就是社交需求,人人网作为熟人社交,联系的是熟人关系,人人网在这里做的是没有问题的,根据你的学校认识的人等,推荐同一个学校的人以及共同认识的人,这是熟人社交开源(拉新)的一个方法,不同于陌生人社交需要借兴趣、小组、话题来吸引同样特质的用户。

第二步用户进来干什么?社交需要一个载体,线下社交的载体就是吃饭看电影爬山,到线上就是写日志发图文视频语音,我来看赞转评。对内容就会有极高的要求,内容需要吸引用户,人人网制造“雅思必备”等学生话题这一步是没有错的,但是到后期尤其是人人公共主页之后,很多微博大V入驻,多是转载微博内容,原创性极少,一般用户再次转发,人人上的内容就全是转载转发内容。内容运营差!怎样留住用户?前面提到的需求理论再次适用,根据二八原则,20%的人是内容创造者,80%的人只是跟随者,活跃一个社区最根本的是留住这20%的核心用户,怎样留住?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说白一点就是存在感,人人网的校园红人极力造星就是这个原因,但它却偏偏设置了好友上限1000,所以人人网上很难存在真正的大V,虽然后来公共主页出现,但为时已晚也没有运营好~~当第一批学生离开之后,关系纽带随着离校而断开,人人网糟糕的产品与运营就很难吸引新的一批用户使用。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曾经是百度史上举足轻重的产品,一度成为全球热门的中文网社区之一。

说起这个贴吧就绕不开两个重量级的人物——俞军和李明远。

俞军是百度公认 的产品文化和方法论的奠基者。1999年他用所有的时间研究搜索引擎,发表不少见解性的文章,之后被百度副总裁王湛调到技术人员处。在研究日志的时候,他发现很多人会搜索同一关键词。如果把这些有共同目的和兴趣的人组织在一起,那不是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了?于是百度贴吧运营而生,俞军也成为了百度贴吧之父。

兴起 ▉

04年,李明远还是一名在职大学生就读中国传媒大学广电编导大三学生,当时和几个朋友一起运营了一个叫“一塌糊涂”的bbs,后来被俞军注意到了,并开始接近他,同年李明远作为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了百度,开始运营贴吧。井喷式发展成为流量大户

之后借助“超级女声”等热点事件,迅速推向高位,贴吧的数据半年内从1%飙升到11%,流量数据仅次于搜索和 MP3。毋庸置疑,百度贴吧取得了一场“现象级”的成功,门槛低(无需登录即可成贴吧用户),操作简单,参与人数多(每个人都可以用关键词来建立贴吧),在中国影响力极大,渐渐成为了全球流量最大的中文社区。很长时间内,要是论流量和活跃度,国内甚至找不到任何一个兴趣社区产品可以与之抗衡。

贴吧由此一举成为全球最大中文社区,同时也为百度开启了用户贡献内容的web2.0时代

之后李明远相继主导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等产品,和贴吧一起造就了百度黄金时期。

转型 ▉

李明远看到阿里(电商)做的不错,也想做电商,最后失败了,看到腾讯做社交,百度也想做社交,就想把贴吧做成社交模式,建立了空间、私聊、粉丝、经验值等功能,虽然增加了流量,不过始终贴吧转型做社交这条路失败了,虽然百度拥有几亿的流量,不同于腾讯与阿里,握有的是大量可追踪的用户行为数据信息,而百度赖以起家则是流量生意,虽然有几亿活跃用户,但除了搜索关键词以外,百度手中几乎没有任何基础的用户资料和用户信息。公司要发展,最终剩下流量变现这唯一的途径。

于是开始在贴吧引入广告,到如今,你已经能看到推广广告已经无孔不入地出现在顶部、贴子流、签名档等所有地方。“卖广告”这样方式满足不了百度。于是,又延伸出来了“卖吧”这样的变现方式。

最后引发了血友病吧事件,使百度名声一落千丈,名誉扫地。

没落 ▉

百度贴吧没落有六大原因:

一、大方向在宏观背景下,各种APP分流了用户。10多年前贴吧还在互联网社交领域有一席之地,这些年被微博、知乎超越,更不用说被微信远远甩开。

二、百度贴吧的定位出了问题。
现在的90后乃至00后基本不知道贴吧,更别说上贴吧,说明贴吧在定位上出现问题。(当然,不仅仅是贴吧,00后也不知道有知乎,他们甚至玩微博的都很少。00后更喜欢QQ、抖音、快手、直播。。。)定位出现问题还表现在广告的植入和管理方面,莆田门事件敲响了百度贴吧商业化的丧钟。

三、用户激励不到位,吧友们感觉到的是百度贴吧对用户的索取,所谓的超级会员所拥有的特权无法激起吧友的消费欲望和感觉到优越性。对吧友发质量贴的认可和激励欠缺(虽然有这方面机制),吧友千辛万苦的作品被吧友们认可却得不到贴吧的尊重和认可。失落感是导致创作帖子的数量和质量下降的原因从而导致贴吧没落。

四、吧主经营理念的误区和吧主权利的滥用。(此处省略500字)

五、度娘的神经病:无故吞楼,无故删帖,再加上敏感字的设置。

六、地域性贴吧关于个人隐私的无底线:出轨、小三等探究个人隐私的热门话题成了现在贴吧博取流量、眼球、热议的毒药,无异于饮鸩止渴。贴吧繁华之时关于个人隐私采取保护也没有失去流量、眼球、热议,当一个地域性贴吧靠个人隐私去维持持续的没落那么这个贴吧真的已经没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产品的没落不光是产品经理们的原因,有的是运营的锅,有的是交互的锅,有的干脆是开发懒得给你实现的锅。

当然,更多的,是KPI的锅,以及给产品经理发钱的老板的锅。

你认为还有哪些被产品经理毁掉的产品?下方评论区告诉我们!